知识分享:制氮机中的碳分子筛

制氮机中的碳分子筛使用物理方式吸附分离空气中的不同气体,从而使氮气富集得到成品氮气


制氮机中的碳分子筛能够制取氮气,核心原理是利用其对空气中不同气体分子(主要是氮气和氧气)的选择性吸附能力,通过压力变化实现氮气与氧气的分离。以下从碳分子筛的结构特性、吸附机制及制氮过程三个方面详细说明:

一、碳分子筛的结构特性

碳分子筛(Carbon Molecular Sieve,CMS)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碳基吸附材料,其关键特性为

孔径直径:微孔直径通常在 0.3~0.5 纳米,与氧气(O₂,分子直径约 0.346nm)和氮气(N₂,分子直径约 0.364nm)的分子大小接近,但略大于氧气、略小于氮气。

表面极性低:以非极性碳元素为主,对非极性气体(如 N₂、O₂)的吸附主要依赖范德华力(分子间作用力),而非化学吸附。

孔隙率高:内部丰富的微孔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(通常达 800~1200 m²/g),可高效吸附气体分子。

二、选择性吸附的机制:动力学差异

碳分子筛对氮气和氧气的分离并非基于 “吸附能力强弱”,而是基于吸附速率的差异(动力学分离):

氧气分子更小,扩散更快:由于氧气分子直径略小于碳分子筛的微孔,在压力作用下,氧气能更快地扩散进入微孔内部并被吸附。

氮气分子更大,扩散较慢:氮气分子直径接近微孔上限,扩散速度远低于氧气,在短时间内难以进入微孔,更多地保留在气相中。

简单来说:在相同时间和压力下,碳分子筛会 “优先快速吸附氧气”,而氮气因 “挤不进” 或 “跑得慢” 而被富集。

三、制氮机的工作过程(PSA 变压吸附法)

碳分子筛制氮通常配合变压吸附技术(PSA) 实现,核心是通过 “加压吸附、减压解吸” 的循环,交替完成氧气吸附和分子筛再生,具体步骤:

加压吸附:

压缩空气(含 N₂约 78%、O₂约 21%)进入装有碳分子筛的吸附塔,在 0.6~0.8MPa 压力下,氧气快速被分子筛吸附,氮气因吸附量少而作为产品气从塔中排出。

减压解吸(再生):

当分子筛吸附氧气达到饱和后,降低吸附塔压力(或抽真空),被吸附的氧气因压力降低而从微孔中释放,通过排气阀排出,分子筛恢复吸附能力,为下一次循环做准备。

双塔交替工作:

实际制氮机通常设置两个吸附塔,一塔吸附时,另一塔解吸再生,通过阀门切换实现连续产氮,氮气纯度可达 95%~99.999%(根据需求调整)。

四、总结

碳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和对氧、氮分子的动力学吸附差异,使其能在压力作用下快速分离氧气和氮气;配合 PSA 技术的循环再生,最终实现氮气的高效制取。这一过程能耗低、操作简单,广泛应用于化工、食品、电子等领域。

其他领域

石油化工

油品储存和油气田井的加压管道清清和吹扫,氮封,氮气置换、溶剂回收。

食品粮食

用于食品保鲜和粮食储存,杀虫,食品干燥和灭菌,食品快速冷冻等。

新能源

为新能源材料制备、电池生产等环节提供所需的气体原料以及营造惰性气体环境。

电子电力

保障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与设备稳定运行,为火力发电相关设备保养、助燃、冷却等环节提供气体支撑

精细化工制药

制氮机:生物制药中防氧化,抑制细菌生成、产生异味,全过程保护。制氧机:提供富氧环境:

煤矿冶金

采空区或其他地点出现火灾征兆需要注氮防火 时,氮气装置下井。用于退火保护气,烧结。

航空航天

运用于航空航天复材领域,为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的成型和加固工艺提供所需的惰性气氛。

能源储备

为油气储备的安全防护、防止氧化、氮封及煤炭 储备的抑尘、防火、氮封等方面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