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氮机在炼钢厂的应用场景解析

制氮机在炼钢厂的应用场景


在钢铁冶炼过程中,氮气作为一种惰性气体,具有隔绝氧气、防止氧化、降温冷却等重要作用,而制氮机作为高效产生氮气的设备,已成为炼钢厂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。本文将围绕制氮机在炼钢厂的核心应用场景展开详细介绍,展现其对钢铁生产提质、降耗、增效的重要意义。

一、转炉炼钢中的底吹与上吹保护

在转炉炼钢环节,制氮机产生的高纯度氮气主要用于底吹和上吹保护作业。转炉炼钢时,需要向炉内通入气体以实现钢水的搅拌、脱碳和升温,若使用空气,其中的氧气会导致钢水氧化,生成大量氧化物夹杂,影响钢的质量。而制氮机提供的氮气纯度可达 99.9% 以上,通入转炉底部或上部后,能有效隔绝空气与钢水的接触,避免氧化反应的发生。同时,氮气的搅拌作用可使钢水成分均匀,温度分布稳定,促进有害气体(如一氧化碳)的排出,显著提升钢水的纯净度和冶炼效率,降低后续精炼环节的处理难度。

二、连铸过程中的结晶器保护与坯壳冷却

连铸是将钢水连续铸造成钢坯的关键工序,此环节对氮气的需求尤为关键,制氮机在此场景中发挥着双重重要作用。一方面,在结晶器内,钢水与铜壁接触冷却形成坯壳,若结晶器内存在空气,钢水表面会生成氧化铁皮,不仅影响钢坯表面质量,还可能导致结晶器铜壁磨损。制氮机产生的氮气通过密封装置通入结晶器内,形成惰性气氛保护层,有效抑制钢水表面氧化,保证钢坯表面光滑无缺陷。另一方面,氮气还可作为冷却介质,通过管道输送至结晶器的冷却系统,对铜壁进行冷却,控制结晶器内的温度梯度,确保坯壳均匀生长,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的漏钢事故,保障连铸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。

三、钢坯加热炉的气氛控制与节能降耗

在炼钢厂的钢坯加热炉环节,制氮机产生的氮气用于气氛控制,助力节能降耗与钢坯质量提升。钢坯在加热炉内加热时,若炉内存在过多氧气,会导致钢坯表面氧化烧损,造成金属损耗,同时氧化铁皮还会影响后续轧制工序的产品质量。制氮机向加热炉内通入氮气,可稀释炉内氧气浓度,降低钢坯的氧化烧损率,减少金属浪费。此外,氮气的惰性特性能够维持炉内稳定的加热气氛,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,保证钢坯加热均匀,提升加热质量。同时,合理的氮气气氛控制还可优化加热炉的燃烧效率,减少燃料消耗,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和碳排放,符合当前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。

四、钢材轧制后的冷却与防锈处理

钢材轧制完成后,需要进行冷却和防锈处理,制氮机产生的氮气在此环节中起到关键辅助作用。轧制后的钢材温度较高,若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冷却,表面易与氧气、水分发生反应,生成铁锈,影响钢材的外观和耐腐蚀性能。制氮机提供的氮气可作为冷却介质,通过喷淋或吹扫的方式对钢材进行快速冷却,同时氮气氛围能隔绝空气,避免钢材在冷却过程中发生氧化锈蚀。此外,在一些高精度钢材的生产中,氮气还可用于轧制后钢材的表面保护,防止在后续的转运、存储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,延长钢材的保质期,确保产品质量满足下游 行业的使用要求。

五、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的密封与安全保障

高炉煤气是炼钢厂的重要二次能源,其净化系统的密封与安全运行至关重要,制氮机产生的氮气在此场景中用于密封保护,保障系统安全。高炉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气体,在净化过程中,若净化设备(如电捕焦油器、洗涤塔)出现密封不严,空气进入系统内,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,引发安全事故。制氮机向净化系统的密封部位通入氮气,形成正压密封层,阻止空气进入设备内部,同时氮气还可稀释系统内可能泄漏的煤气浓度,降低爆炸风险。此外,氮气还可用于净化系统的置换作业,在系统检修前,通入氮气将系统内的煤气置换干净,确保检修人员的作业安全;检修完成后,再次通入氮气置换空气,为系统重启做好准备,保障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的稳定、安全运行,实现二次能源的高效回收利用。

其他领域

石油化工

油品储存和油气田井的加压管道清清和吹扫,氮封,氮气置换、溶剂回收。

食品粮食

用于食品保鲜和粮食储存,杀虫,食品干燥和灭菌,食品快速冷冻等。

新能源

为新能源材料制备、电池生产等环节提供所需的气体原料以及营造惰性气体环境。

电子电力

保障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与设备稳定运行,为火力发电相关设备保养、助燃、冷却等环节提供气体支撑

精细化工制药

制氮机:生物制药中防氧化,抑制细菌生成、产生异味,全过程保护。制氧机:提供富氧环境:

煤矿冶金

采空区或其他地点出现火灾征兆需要注氮防火 时,氮气装置下井。用于退火保护气,烧结。

航空航天

运用于航空航天复材领域,为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的成型和加固工艺提供所需的惰性气氛。

能源储备

为油气储备的安全防护、防止氧化、氮封及煤炭 储备的抑尘、防火、氮封等方面提供保障。